|
北京浩泽灌溉详细阐述喷灌系统设计 |
(一)喷灌系统的组成 水源 管道(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 喷头 (二)喷灌的主要技术指标 1. 喷灌强度 单位时间喷洒于田间的水层深度就叫喷灌强度,其单位一般用mm/h表示。 注意: ①喷灌强度的选择很重要,强度过大,易形成径流;过小,喷灌时间延长,水量蒸发加大。 ② 计算喷灌强度应大于平均强度。(水蒸发、水雾漂移、茎叶截留) 2. 水滴打击强度 指单位面积内,水滴对土壤或植物的打击动能,它与喷头喷洒出来的水滴质量、降水速度和密度有密切关系。 3. 雾化度 用喷头的压力与喷嘴直径的比值表示,不同的植物喷灌时的雾化度不同。 4. 喷灌的均匀度 与喷头结构、工作压力、喷头的组合形式、喷头间距、喷头转速的均匀度、竖管的倾斜度、地面坡度、风速及风向有关。 (三)固定式喷灌系统的设计 设计所依据的基本资料 ①地形图:主要了解灌溉区面积、位置、地势 ②气象资料:包括气温、雨量、湿度、风向及风速等,其中尤以风对喷灌的影响; ③土壤资料:包括土壤的质地、持水能力、吸水能力及土层厚度等; ④植被情况:包括植被种类、种植面积、耗水情况、根系深度等; ⑤水源条件 2. 喷灌系统的选型和设计 (1)喷灌系统的选型 固定?移动?半固定? (2)喷头选择 工作压力、喷水量、射程、喷灌强度、 喷水方式(全园?扇形)等 (3)管道及喷头布局 管道的布局:管道的埋深、与地形的结合、管道的坡度、支管不能太长等 喷头的布局形式 (4)水力计算 ① 设计灌水定额 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的水层深度(单位mm)或一次灌水单位面积的用水量。 其计算方法有两种: A. 利用田间持水量资料计算 B. 利用土壤有效持水量资料计算 A. 利用田间持水量资料计算 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80-100%,一般认为是最适宜的湿度,故认定为灌水的上限; 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70%,植物吸水困难,应及时对植物补水,以此作为灌水的下限。 几种常见土壤的容重和田间持水量 土壤水分允许消耗值 几种常见土壤的有效持水量 B. 利用土壤有效持水量资料计算 有效持水量是指可以被植物吸收的土壤水分,考虑到灌溉应当是补充土壤中的有效水分,故可采用此法。 不同的土壤其水分允许消耗占有效持水量的百分比不同,通常土壤有效持水量被耗去1/3-2/3,便应补水。 灌水定额可采用下式: m=a.h.p/1000.k 其中a——允许消耗的水分占土壤有效水分 的%; h——土壤有效持水量(体积%) p——计算土层深度(cm) k——喷灌水的利用系数,考虑喷洒不均匀,水滴被风吹走和蒸发的损失,一般k=0.7~0.9 ② 喷灌强度 单位时间喷洒于田间的水层深度就叫喷灌强度,其单位一般用mm/h表示。 公式A:单个喷头喷灌强度的计算 p=1000Q/S 其中:p——喷灌强度(mm/h) Q——喷头喷水量(m3 / h) S——喷头控制面积(㎡) 喷灌强度 公式B: 多个喷头组合喷灌强度的计算 p=k.ps 其中:p——喷灌系统中多个喷头组合喷灌强度; ps——喷头性能规格中给定的喷灌强度; k——换算系数,其值为以射程为半径的全园面积与实际喷头控制面积的比值。 ③ 灌溉时间t=m•s/1000Q 其中: t——喷灌时间(h) m——设计灌水定额(mm) s——喷头有效控制面积(㎡) Q——喷头喷水量(m3/h) ④ 喷灌周期(轮灌期) t=m•k/w 其中:t——灌水周期(h) m——灌水定额(mm) w——植物日平均耗水量或土壤水分消耗速率(mm/d) k——水利用系数0.7~0.9 ⑤ 水头损失 H=Sof•L•Q2 其中: H——沿程水头损失 Sof——单位管长沿程阻力系数 L——管长( m) Q——管中流量(m3/s) 局部水头损失以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 (5)水泵选择 根据扬程及流量选择 四、喷灌系统的施工 1. 定线 2. 挖基坑和管槽 3. 安装水泵及管道 冰冻层以下 管槽基础处理 塑管应安装伸缩节,铁管应防锈处理 4. 管道冲洗 5. 试压 6. 回填土 7. 试喷 |
|
 |
|
|
|
|
产品小类 |
|
 |
产品分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