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观水质量控制新技术 |
1、新型水体净化系统 用园林环境功能材料及组件开发具有水污染控制效果和中国园林特色景观的微污染水生物处理系统。园林环境功能材料是一种可以附着大面积生物膜的多孔高强材料,在进行水景设计时,以园林环境功能材料为载体,按生物接触氧化法机理,构筑假山、生态浮岛并置入景观水体,使细菌和真菌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园林环境功能材料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污泥,微污染水与生物膜接触时,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如氮、磷等,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使微污染水得到净化,其上部可种植花草,一方面吸收和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另一方面还有美化湖面景观的作用,表现出立体景观效果。 根据生物滤池原理,用园林环境功能材料构筑跌水瀑布或跌水台阶,兼顾景观效果和净化效果。 对水质要求较高、水源紧张和水质腐蚀或结垢倾向明显的水景工程,设置水循环净化和水质稳定处理系统。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水的排污损失和换水次数,去除水中的漂浮物、悬浮物、浑浊度、色度、藻类和异臭,有些地区还要求进行防垢或防腐处理, 其中常用的水循环处理方法有:格栅、滤网和滤料过滤、投加水质稳定剂、物理法水质稳定处理等。 2、微生物处理方法 微生物处理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快速发展的一种高效先进的景观水处理技术。微污染生物处理一般采用投加菌种或生物接触氧化法。 (1)、投加光合细菌 微污染生物处理法中投加菌种方法国内外研究较多,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采用定期向水中投放光合细菌,由于光合细菌能利用光能和氧将微污染水或废水中的无机和有机碳源及其它营养物质转化为菌体,从而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此法具有工艺简单、无需建构筑物、基建省等特点;但菌种所需费用较高,而且解决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2)、投加生物菌群 投加生物菌群可促进生物链的形成,而且其复合体具有较强的净化作用。在广西南宁市的人大鱼塘、市政府观赏水池和南湖的试验实施结果表明,有效微生物群对污染水体的透明度、高锰酸盐指数(CODMn)、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均有明显的改善。所谓有效微生物群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从自然界筛选出各种有益微生物,用特定的方法混合培养所形成的微生物复合体系,其微生物组合以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乳酸菌为主。但有效微生物群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过度繁殖的抑制效果和机理尚不清楚。 投加生物菌种的方法因其生物安全性问题使得公众接受度较差,且致病机理不清楚,需要慎重使用。 (3)光催化降解法 在水中加入一定的光敏半导体材料,利用太阳能净化污水,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4)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广泛地应用于污染水及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根据国内外报道,生物接触氧化对微污染水体的COD、NH4+-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20%~30%和80%~90%,因此用于景观水处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
 |
|
|
|
|
产品小类 |
|
 |
产品分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