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防尘降尘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一、粉尘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说明,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 二、粉尘在不可控的情况下要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并公布检测结果。 三、制定粉尘作业操作规程,指导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安全接触。 四、优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控制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mg/m3;对受到条件限制时粉尘浓度达不到国家允许浓度标准的作业,配发符合防尘要求的口罩和足够数量的滤膜,并督促作业者按要求使用,严格执行未佩带防尘口罩不上岗操作的制度;防尘口罩滤尘率、透气率要高,重量轻,并经相关部门质检合格;粉尘作业场所不得吸烟,作业人员严格遵守防尘操作规程。 五、对初次接触粉尘作业的人员,应进行相应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关作业;从事粉尘作业人员都必须了解粉尘对健康的危害和相关防护知识,主动做好防护工作。 六、凡是可以湿式生产的作业,必须采用湿式作业,如洒水降尘、湿式凿岩、喷雾捕尘、水封爆破等,特别是隧道凿岩、喷锚作业,严禁打干风枪、干喷。 七、施工现场存在扬尘或可能有扬尘的,采取喷雾洒水固尘、降尘措施,降低粉尘浓度和二次污染的机会,特别是隧道施工时,通风机周围要清洁无扬尘,确保输送进工作面的空气清新洁净,无轨运输巷道路面经常洒水固尘,确保工作面含尘空气的有效稀释和排出。 八、隧道施工必须配备足够风量的通风设施,在主要作业(钻眼、装渣、喷锚等)进行期间应始终保持风机的运转;通风机距离洞口足够远,确保周围空气清洁;通风管道悬挂平直,无漏风,必须有弯道的,转角须大而圆滑,不得形成直角或锐角,管道末梢距工作面不超过45米,风速开挖时不小于0.15m/s,坑道内不小于0.25m/s,均不应大于6m/s,最优排尘风速为1.5-2m/s。
|
|
 |
|
|
|
|
产品小类 |
|
 |
产品分类 |
|
 |
|